**文 | 橘子**
**编辑 | 橘子**
**——·前言·——**
从15岁被国民党军官软禁,到怀孕后被抛弃,严凤英的命运如一场跌宕起伏的戏剧。她的故事,从一个被迫成熟的少女,到成为黄梅戏的传奇,再到文革中惨遭摧残,依旧是一场无法终结的悲剧。她的爱情与艺术,始终在风雨中浮沉,生死不休。
**初出茅庐的严凤英**
展开剩余86%1930年,安徽桐城严家迎来一个小女婴,她名“鸿六”,乳名鸿六儿,后来改名凤英。她出生时,父母的客栈已破产,婚姻也破裂,严凤英便在祖父母家中长大。虽然生活贫困,但却充满了歌声的回响。祖母教她民歌,父亲教京剧,10岁时,她跟乡里的严云高学黄梅调。很快,她的嗓音便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,甜美清亮,堪称异才。
**从草台天后到安庆崛起**
1945年春,15岁的严凤英在桐城的小祠堂里首次登台演出《二龙山》,她的嗓音一出,便引起轰动。虽然因违反乡规族约被族长责罚,她却毫不退缩,反而南逃到宿松、望江、石台等地继续演出。被誉为“草台天后”的她,每晚连演三场,最终进入了安庆城。那时,一位花旦丁永泉看中了她,两人组班合作,严凤英一跃成为黄梅戏的新星。
**命运的转折:国民党的束缚与逃亡**
1947年,严凤英因美貌与才华吸引了国军副营长的注意,她被软禁15天,险些丧命。为了逃脱,他化名“严黛峰”潜逃至南京。那一脚踩出的是她命运的分水岭。在南京,她进入了夫子庙江湖舞厅,开始了夜以继日的歌舞表演,白天是劳累,夜晚是三场演唱,她的艺术之路愈发艰难。
**新中国的辉煌与爱情的波折**
1949年,黄梅戏复兴的呼声再次把她带回了故乡。严凤英回到家乡后,迅速以其独特的嗓音和风姿重新赢得了观众的心。1952年,她在华东戏曲会演中凭借传统戏与《天仙配》一举成名。然而,命运的波澜并未停歇。在1953年,她与编剧王兆乾相识,两人情深,怀孕后却因性格不合与事业冲突爆发矛盾。一次争执中,王兆乾打了她一巴掌后消失无踪,留下她心碎的同时怀孕待产,最终她带着孩子孤独回到了母亲身边。
**甘律之的帮助与婚姻的重新开始**
就在她身心疲惫的时候,甘律之的出现给予了她新的希望。甘律之,作为她事业的贵人,帮助她重新找回了信心。他不仅帮助她修补舞台服装、拍摄艺术照,还在背后默默支持她的演艺事业。1954年,她重返舞台出演《天仙配》黄梅戏电影,成了全国轰动人物。甘律之接纳了她的孩子,带着他们进入了自己的家庭。他们低调结婚,婚礼简朴,严凤英披着戏服步入书香世家。
**婚姻的破裂与事业的坚持**
虽然婚后,媒体一度称她“重获幸福”,但表面上看似和谐的婚姻背后,却隐藏着两颗未曾真正交融的心。甘律之忙于事业,而严凤英的内心依然被孤独与痛苦所占据。1956年,两人和平离婚,孩子留在甘律之家。严凤英回归了自由,却带着母亲的坚强和妻子的伤痛。虽然她继续投入演艺,舞台上的光芒依旧,但她的内心却空洞无比。
**遇见王冠亚:一段新生的爱情**
离婚后的严凤英依旧在舞台上发光发热,但内心的孤独却未曾离去。直到她遇见了导演王冠亚。他不像甘律之那样书生气十足,却对她有着无比的尊重与关爱。两人在《王金凤》的拍摄过程中,逐渐从工作伙伴变成了情感依靠。王冠亚对她的艺术与生活充满理解,他们的关系没有高低之分,彼此相互支持与成就。
**文革的风暴:艺术与生命的崩塌**
然而,文革的爆发改变了一切。严凤英和王冠亚都成了“封资修”的标签对象,黄梅戏被打上“封建”的标签。严凤英不仅被迫接受批斗,甚至在舞台上遭受羞辱。一次激烈的游斗中,她被推倒在地,尽管她尽力辩解,最终却被迫承认所谓“错误”。这时,王冠亚默默站在她身旁,扶起她,但他无力阻挡历史的洪流。
**最后的告别:一场无法停止的悲剧**
1968年,严凤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。她在夜深人静时,写下了最后的告别:“他们毁了我的一生。”当她吞下安眠药的那一刻,王冠亚只能在一旁默默流泪,目送她离开。她的死引发了社会的沉默与冷漠,连最基本的尊重与追悼都没有得到。王冠亚唯一能做的,就是在无人的夜晚,给她送上最后一束光。
**恢复名誉与遗留的痛**
1978年,安徽文化局终于为她举行了官方追悼会,恢复了她的名誉,但王冠亚却深知,这一切来得太晚。她的生命,早已被时代逼死。王冠亚将她最后的诗句编成文集《最后的凤英》,在她的故居展出,作为对她艺术生命的最终致敬。
严凤英的一生,是一段被时代裹挟的悲剧,爱情与艺术交织,终究未能逃脱命运的重压。在她的死后,王小英渐渐长大,将母亲的剧照珍藏,却永远无法记起母亲活过的模样。
发布于:山东省股票市场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